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柴油发电机组,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发电机组价格,发电机厂家

18年专注于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
中国发电机组知名品牌

全国咨询热线13951164308 13901431694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展示

一周核资讯|第159期

发布时间: 2024-07-19 06:33:36来源:案例展示

  国家级操纵员大赛2023年全国核能系统核反应堆操纵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9月8日,中央企业可控核聚变领域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成都召开。18家央企荟萃一堂,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战略布局,充分的发挥国资央企科学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共谋可控核聚变发展大计。

  会议期间,与会企业代表实地参观了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听取了可控核聚变发展的相关报告,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科学技术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关键技术攻关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协调解决可控核聚变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可能面临的重点问题达成了共识。

  国家级操纵员大赛2023年全国核能系统核反应堆操纵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9月4日-8日,国家级操纵员大赛2023年全国核能系统核反应堆操纵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在三门核电基地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经过激烈角逐,中核五队三门核电队获得团体冠军,国家电投二队山东核电二队、中广核三队宁德核电队获得团体亚军,中核六队海南核电队、中广核四队红沿河核电队获得团体季军。中国华能队华能昌江核电队李胜利、中核四队福清核电队谢治贫、国家电投一队山东核电一队陈青等9名选手分别获主控室 SRO、RO1、RO2个人优胜奖。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9月14日,国家重点能源项目——辽宁徐大堡核电站机组大型设备经海上运输,首次安全抵达核电专用码头现场并完成装卸作业。这条核电设备水路运输通道的正式打通,为进一步推进徐大堡核电站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徐大堡核电站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在建核电站。此次运输到港的大型设备为应急柴油机主油罐,总重达近230吨,是核电机组关键安全保障设备。当核电厂失去电源时,主油罐能为应急柴油机提供燃料。因为体积大,当地海事、航保部门提前策划进港航道,分析天气情况和潮水条件,为核电大型设备运输船安全到港停靠全程护航保障。

  核电厂大件设备主要是通过水路运输,自备码头正式投用,意味着水路运输通道正式打通,为徐大堡核电后续大件设备的到货及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大堡3、4号机组分别计划于2027年、2028年投入运行,目前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2台机组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60亿千瓦时以上,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2023年09月13日14时58分,由中核工程总包的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安全壳厂房外穹顶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安全壳厂房正式完成了结构封顶,为后续安全壳打压试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9月9日,三门核电3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2台安注箱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又一里程碑节点顺利实现,拉开了3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设施安装的帷幕。

  安注箱是机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设备,用于事故工况下堆芯冷却。每台机组共有2台安注箱, 总容积56.6立方米,单台净重36.65吨。

  为保障安注箱与预埋螺栓精准匹配,项目建设团队采用了激光跟踪整体建模技术,对安注箱螺栓孔及预埋螺栓进行精准建模,提前识别出设备吊装就位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9月11日,由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承办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下简称IAEA)“乏燃料管理国家战略及监督管理要求制定地区讲习班”顺利开幕。

  乏燃料管理是关系核能可持续发展及公众和环境安全的重要议题,此次讲习班聚焦乏燃料管理国家政策和监督管理要求,搭建推广IAEA监督管理要求和实践的平台,为亚洲各国提供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IAEA技术专家对各参会人员、会议议程、目标宗旨和工作安排进行介绍,并就IAEA有关乏燃料管理和联约方面的安全标准做分享。

  本次讲习班是核安全中心作为IAEA全球首个核与辐射安全协作中心挂牌后承办的首次活动,外方参会人员分别来自IAEA、韩国乏燃料研究所、芬兰核与辐射安全局、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局、泰国促进和平原子能办公室、菲律宾核能研究所、越南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局和马来西亚原子能许可管理局等机构。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此次活动。

  【据美国核学会网站2023年9月12日报道】世界核协会在最新发布的《核燃料报告:2023—2040年全球需求和供应情景》中称,未来几年核燃料服务和核电装机容量的需求量开始上涨将超过此前预期。

  在参考情景中,到2040年,可运行的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3.91亿千瓦增加到6.86亿千瓦,将比世界核协会2021年的预测高出7100万千瓦。在低值和高值情景中,到204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86亿千瓦和9.31亿千瓦。

  在参考情景中,到2040年,反应堆对铀燃料的需求预测将从目前的约6.565万吨铀增加至约13万吨铀。在低值和高值情景中,到2040年,铀需求将分别上升到近8.7万吨铀和近18.43万吨铀。

  与2021年版相比,2023年版报告中现有反应堆的计划运行寿期更长。这一变化是基于一些国家宣布允许部分现有反应堆运行长达60或80年。此类延寿可能适用于全球140多座反应堆,主要是出于对经济、减排目标和能源安全的考虑。

  2023年9月6日,美国核管会(NRC)表示,该机构已受理爱达荷州NuScale小型堆项目厂址准备有限工作许可证申请,并将对此展开详细的技术审查。

  2023年7月31日,犹他州市政电力系统联合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无碳电力项目公司(CFPP)提交了该申请,寻求NRC批准启动462 MWe小型堆电厂的部分早期建设工作。NRC计划2025年8月前完成审查。

  【据世界核新闻网站2023年9月12日报道】近日,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和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通过英国-日本民用核研究项目(UK-Japan CNR)向两个研究项目资助100万英镑(120万美元),用于开发放射性废物检测与处理技术。这些研究将支持英国塞拉菲尔德核场区的退役以及清除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机组的放射性碎片,并为日本、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核退役提供技术支持。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将牵头一项研究项目,目标是改进放射性碎片的检测、保护、回收和处置。该项目汇集了来自英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和企业,将探索利用高光谱成像、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和数据融合技术来有效表征核燃料碎片。

  谢菲尔德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将牵头另一个研究项目,利用煅烧粘土来研制“聚合物粘合剂”,用于粘结堆芯熔融后产生的固体放射性燃料碎片,包括金属合金、氧化物和硅酸盐,以及浆料和沉积物。

  【据世界核新闻网站2023年9月7日报道】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部长瓦特辛格近日宣布,德国未来五年将大幅度的增加聚变能研究资金,再增加3.7亿欧元。连同之前的研究资金, 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将在2028年之前为聚变研究提供超过10亿欧元(11亿美元)的资金。新的资助方案加强了对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于利希研究中心(FZJ)等机构聚变研究计划的资助。

  2022年12月,联邦教育及研究部成立一个负责评估激光聚变领域的专家委员会,德国迄今为止对该领域的研究很少。2023年5月,瓦特辛格接受该委员会的一项备忘录。该备忘录描述了德国作为激光聚变的工业和研究基地的潜力,并确定进一步开发首座聚变电厂的需求。2023年6月,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发表一份关于核聚变研究的立场文件,描述核聚变电厂尽快成为现实的框架条件。

  根据计划,德国还将推进磁约束聚变和激光惯性聚变研究。预计德国工业界和研究机构将一起努力,解决技术挑战,加速推进核聚变能商业应用。

贵州电网全面提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