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柴油发电机组,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发电机组价格,发电机厂家

18年专注于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
中国发电机组知名品牌

全国咨询热线13951164308 13901431694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4我们的情绪③朱雀三号垂直起降试验箭连飞成功振奋冲向未来

发布时间: 2025-03-14 05:45:45来源:新闻动态

  2024年,浙产民营火箭制造商蓝箭航天取得突破性成就,朱雀三号垂直起降试验箭连飞成功。

  2.蓝箭航天结构工程部专家尚明友表示,2024年是参加工作以来最精彩的一年,每次进步都振奋人心。

  3.除此之外,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在2024年呈现出全方面爆发的蓄势待发阶段,多家企业组织垂直起降和相关可重复使用试验。

  4.2025年,蓝箭航天规划朱雀二号改进型的六次发射,可复用运载火箭朱雀三号将迎来正式首飞。

  5.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地发展周期。

  编者按:2024年,是有“情绪”的一年。从奥运赛场,到电影荧幕;从炫彩的舞台,到宣判的法庭;从泼天而来的流量,到各行各业的人物……几乎每一天,我们都在各种情绪变换中,感受世间万千,回味点滴感悟——是感动,是松弛,是泰然,是鼓舞,是得意,甚至也需要面对悲伤。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今起,潮新闻推出《2024,我们的情绪》年终策划,从经典人物切入,挑选有代表性的情绪关键词,展现大众这一年来的记忆,与共鸣。

  这一年,浙产民营火箭制造商蓝箭航天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研制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完成系列试验,在国内商业航天可复用火箭研制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无数人为之振奋——

  1月19日,试验箭飞行时间约60秒,飞行高度约350米,火箭着陆平稳,落点准确,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月11日,试验箭最高飞行至距地面高度10002米的最高点,返回时进行空中二次点火,最终实现软着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垂直起降技术探索的征途上,蓝箭航天无疑在2024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优异答卷。

  如何形容即将过去的2024年?85后“箭”造者、蓝箭航天结构工程部专家尚明友心潮澎湃。他表示,就像看到心爱的孩子不断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这是参加工作以来最精彩的一年,每一次进步都振奋人心,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年9月,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发射升空,后续顺利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返回飞行试验。蓝箭航天 供图

  “当天起飞前,心一直是在嗓子眼的。”尚明友依然记得2024年1月在测控室,和团队首次一起见证VTVL-1试验箭飞行的场景,大家的眼球都紧紧聚焦着试验箭——

  犹如第一次上赛场的体操运动员,看它按照着预定动作,一步步点火、升空,飞行约350米后返回,然后,稳稳落地。

  “测控室里响起了大伙儿激动的吼叫。”尚明友打趣,“那是和见证中国队进球一样的兴奋场景!”

  今年1月,VTVL-1试验箭首次发射前,尚明友(右三)及同事在火箭下方留影。采访对象 供图

  无数的艰难历程激荡起这瞬间的心潮澎湃。尚明友介绍,团队要负责火箭的结构和总装。搭积木一般,将火箭内部上百根管道有效连接,并进行排列组装。

  和其他火箭不同的是,为了回收时能稳稳落地,整舰体重达42吨的VTVL-1试验箭拥有三条达11米的“支腿”。它们要在火箭回归地球表面时,缓冲落地瞬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并支撑住火箭的重量,防止其侧翻造成部件损伤。

  试验前,组装“大长腿”的工作需要在酒泉发射现场完成。“第一次试验,1月的酒泉慢慢的开始飘雪。”尚明友回忆道,“我们得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室外完成这项组装工作。”

  这是个精细活。雪天里,戈壁上,大风中,大家只能徒手对着冰冷的金属件进行手工操作。“那时候,只要一会功夫,在空气中的双手就被冻得没有直觉。为避免手被冻坏,只能大概每20分钟插兜回暖一下,”近一年后,尚明友语气淡然,但对许多细节记忆犹新,“当时的场景下,看看周围同事们,连胡子上都是冰渣子。”

  VTVL-1试验箭的飞翔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值得载入商业航天史册的勇敢尝试,“它的成功,意味着我国朝着完全技术自主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腾空,迈得更近一步。” 尚明友说。

  今年9月,VTVL-1试验箭第二次试验发射前,尚明友(右)和同事查看火箭结构。采访对象 供图

  或许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对宇宙充满着原始的好奇,所以每次航天发射都承载着无数的关注和期许。过去一年,商业航天的振奋瞬间,越发高潮迭起——

  在海外,“星舰”成功上演“筷子夹火箭”。在国内,蓝箭自主研制的VTVL-1试验箭接连成功、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顺利入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实现首发……

  “今年仍是行业可重复使用火箭全方面爆发前的蓄势待发阶段。”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朱雀三号总指挥戴政表示,今年,很多企业都做了垂直起降、相关可重复使用相关试验。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1986年出生的尚明友以自身经历见证了商业航天的“起飞”历程。大学就读于航天相关院所,那时的他还是一名“旁观者”,看见大洋彼岸马斯克开始“鼓捣”可回收火箭的研发,心想“这是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但梦想的力量不可低估。尚明友说,2015年,SpaceX研制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首次完成回收,他越来越明白可重复利用火箭的优势和重要性。直到2021年,他“躬身入局”,加入蓝箭航天,瞄准中国自主研发可重复利用火箭的战略目标,用所学知识为这一目标添砖加瓦。

  有航天爱好者描述过这样的火箭发射观礼场景:虽然在远距离观看,看不清箭体,但眼瞅着一个太阳般的巨大火球加速升起,跃向天际。这时,白昼更加闪耀,耳朵里剩下一阵阵声浪,除了火箭升空的呼啸,还有被放大的心跳和呼吸声,仿佛自己也跟着摆脱地心引力,穿越了云层。

  这一年,浙产民营火箭一次又一次的“任务成功”刷屏了社交平台,许多网友为之欢呼,连道“恭喜”“祝贺”。一位网友在蓝箭航天官微下振奋留言:“这就是‘波澜壮阔’的新开端吧,火箭回收是大趋势,试验成功展现了国内民营火箭的强大实力,也期待着中国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的目标早日实现。”

  今年9月,VTVL-1试验箭发射前,尚明友(右二)及同事在现场留影。采访对象 供图

  在航天业内,有个约定俗成的“浪漫习惯”。每次发射成功,发射场上就会绽放一场盛大璀璨的烟花,庆贺任务的圆满完成,感谢所有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祝福未来新成就的诞生。

  “我想,美丽的烟花中,蕴藏着每个航天人的拼命时刻。”尚明友回忆,为了两次VTVL-1试验,最紧急的时刻,同事们一天能接力工作20个小时;为了在发射场确保火箭平安稳妥,大家夜晚会整夜不睡观测风速;9月VTVL-1试验箭成功返回后,为了赶在下雨前对“功勋”火箭进行撤收,全体团队继续连夜从8点“战斗”到凌晨2点……

  也是这些稳扎稳打的片段,为商业航天的起飞插上了健壮的翅膀。他说:“没时间焦虑,一件事情做完还有下一件,目前,我们已在为2025年的任务做准备。”

  2025年,蓝箭航天已规划朱雀二号改进型的六次发射,可复用运载火箭朱雀三号也将迎来正式首飞。后者一次性任务低轨运载能力达21.3吨,待到技术完全成熟时,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次数可达20次——这是当前尚明友最为期待的事。

  今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有了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能预见,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快响应的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地发展周期。

  科幻小说《三体》提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这正是航天领域从业者们用无数资源、时间、技术去成就的目标,在这场全球竞速中,能突出重围留下自己的“脚印”至关重要。在尚明友的心中,在人类抵达太空、征服太空的新未来已蓄势待发。

贵州电网全面提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