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的mini模式】歌诗德X26III解码试玩手记
发布时间: 2025-04-01 04:09:37来源:新闻动态
本期节目,我们把视线的焦点继续移向台式设备,说说歌诗德品牌在去年年底推出的新款桌面解码X26III,没记错的线的使用感受。那是一台让人印象极度深刻的解码,高细节,高动态,高锐度,以及,高热量,而那一切的原因是X26内部加载了当时国内比较少见高算力数字滤波系统,导致能耗和发热量都相当惊人。后来歌诗德啥时候更新二代的X26我还线年下半年,歌诗德更新了第三代的X26,但是这一次更新,比起前面两代,意义稍有不同,前面两代在技术加载上更具备一种尝新的精神,因为那时候X26这个型号基本就是歌诗德在解码上的最高阶了(X系列的意义,在歌诗德产品序列中高于R或者A),但是这一次更新之前,歌诗德第一款3系列旗舰产品已经发布了,那便是X30,才子伴乐谈去也分享过,这是歌诗德极具实力的硬核旗舰,所以此番X26III多了一些大哥庇护下的意味。
确实从配置和技术上说,X26III算是旗舰X30技术下放的青春版,X26III采用了和旗舰大哥X30一样的解码芯片,ESS的ES9039Spro,数量上减半,每个声道用了一片,分别独立供电,独立接地,这算基本操作了。歌诗德这些年的解码作品,内部模块拆开了都是三大块:供电、数字处理(含网络信号处理)和数模转换放大。X26III的电源方面和R26是类似的做法,主要是两个环形变压器,分别为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两块板子独立供电,内部供电上则是沿用了旗舰X30多级滤波独立稳压的做法。ESS芯片对电源供给的要求,在某些方面甚至是高于AKM同级芯片的,歌诗德深谙个中道理(你会发现他们家解码产品会往ESS有所侧重,因为研究得更深),所以X26III把X30身上多路IV有源并联和模拟LPF分立甲类模拟电路的路子拿了过来,在能量供给上,达到最优化解。以上做法,给X26III提供了
一个较为透明干净的声底,这是一个优秀机器的基本特质之一,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台优秀机器的另一个基本特质:X26III比较吃供电,以及比较需要长期通电,别看它不是R26那种R2R,但是冷开机和进入状态后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好在机器内部没有放置电子管这种消耗品,没什么寿命担忧,大家不用心疼那几度电费。
在X30和X26III身上,歌诗德都采用了CelAudio的数字平台去接受和处理流媒体数据,模块化的处理让X26III的网络流推送稳定程度更上一层楼,玩家也能够最终靠局域网内的电脑,用网页访问和修改X26III的基本功能设置。目前X26III的在流媒体方面能完美支持AirPlay、UPnP/DLNA以及Roon Bridge,此外,希望玩硬件超频的HQPlayer玩家和Spotify玩家,也可以局域网内直接向X26III进行推送,我个人用的比较多的依旧是roon网桥或者DLNA本地推送NAS里的音乐。
对于时钟的敏感度(其根源有很大的可能是对温度稳定的敏感)。歌诗德目前的时钟产品依旧只有C16和C18两款,我一直用的也是后者,稳定性很高且和自家产品的属性契合度很高,在同样加持C18的对比之下,X26III是明显对时钟接入更加敏感的,换句线III上面声音的差别会体现得更大,而相比而言R26虽然也能明显感受到时钟接入带来的提升,但是这个提升的幅度是超不过X26III的,究其原因,个人猜测可能是R2R架构相对不那么吃时钟信息,而ESS的芯片一直就是比较在意周边伺服电路和外接时钟的。另一个可当作这种猜测支撑的是,X26III的开机时间也决定了它的敏感度,如果是刚刚开机没多久就来回切换内外时钟,那么这样一个时间段的声音上下限就会拉得比较开,内置时钟就显得很糊,但是开机半小时以后,来回切换时钟的音质差异就会缩小,感觉就是X26III的内置时钟是需要好一会才能“醒过来”一样。你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切换滤波模式,你会发现NOS模式和其他滤波模式,差异之大,甚至让你觉得听到的是两台解码。也因此,我个人的建议是,X26III多开开机,RUN一下状态,会有助于聆听。还有一个想提及的是,如果你不打算用网络推送,而是搭配电脑、数播、手机等USB输出的前端,X26III会比R26更容易好声,原因是在USB的接收模块(XU216那里),X26III就已经引入了内置或者外置的时钟信号做第一次整形了,而这个功能可能在下一代的R26身上也会装备,顺道一说,这个前置的DDC过程,实际上也是歌诗德和赛耳之声在合作过程中一起搞出来的联名BUFF,如果用X26III搭配赛耳之声的NS6U这样的网播,利用I2S或者USB连接,是另有加成的,能做到全系统一个时钟控制。
喜欢看结论的直接读这里:X26III是歌诗德现阶段思考音乐表现的中庸之道与本真之美两者的平衡点。试玩这阵子,除了网络推送之外,我基本是用三个数字前端加持给X26III:其一是“准官配”的赛耳之声NS6U(通过I2S),其二是飞傲R9(通过USB),其三就是钰龙DP1网桥(通过同轴或AES)。从同一曲目的播放比对上看,各个接口的一致性还是挺高的,一定要说的线S听起来会更好(可能也是因为NS6U的USB输出质量高于另外两个),后端主要是高登GA10驱动HIFIMAN的HE1000U平板的官配,走得也是一个稳定的风格。
品牌方面在“中正”基础上的审美,会悄然发生一些些的变化和进步,X26III的声音,和当年初代X26就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初代会更加体现“HIFI性”,去尝试在素质上秀肌肉。而到了三代,从信息量上,X26III其实是更细腻的,但是身上已无初代那种“狠劲儿”,声音的细节很多是润无声的方式去体现的。这样的变化使得我们在聆听的时候,会更易关注到音乐本身,而不是动态、细节、频响、密度这一些要素,当然并不是说三代就是HUFI,还是前面的观点,信息量X26III并不缺,但是表达的方式内敛了一点,比初代内敛,也比X30要内敛一些。
一句线III的声底,便是“中性但不冷漠,柔和且不模糊”。虽不能和一些英式设备去比厚润,但X26III的人声依旧是清甜的,口型距离依旧不算太近,而且得益于ESS芯片在指标上的特质,X26III的高频延伸是给足的,管乐乐的泛音脉络顺滑,低频则强调弹性与速度感,量感适中却层次分明。这种调音风格,比3、4年前的歌诗德,就好比是宣纸和白纸的对比——虽不刻意渲染某种“味道”,但打造了一个更有意境的平台,为后端设备留足发挥空间。关于机器内置的几种滤波模式,个人还是愿意选默认的vivid,比较通吃一点,玩家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搭配的前后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文末,我想说,X26III是歌诗德这样一个很技术理性的品牌,在声音审美上再一次的感性平衡。音乐不变,但是听众是可以伴着音乐成长的,器材的审美也亦然。